古代和親都派假公主 只有清朝最誠實 暗黑內幕曝

古代帝王經常透過和親手段,換取邊疆和平,避免戰事不斷耗損國力,然而追溯歷史,不少和親女子是「冒牌貨」,包括最有名的文成公主和王昭君,前者是宗室女,後者只不過是個宮女,唯獨清朝玩真的,派的全是貨真價實的公主,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落差,只因背後目的不同。

根據《網易》報導,古代交通不發達,訊息也不流通,加上公主久居深宮,外人很難窺見公主們的長相,所以出現了假公主替嫁的情況,可見即便是為了鞏固邦交,歷代君王也不願將親生骨肉遠嫁他鄉。例如漢朝一共挑出10位宗室女遠嫁和親,因為不是自己親生的,只要達到政治效果就足夠,而作為宗室家族,自然也欣然同意,只因此舉不但提升女兒的地位,家族地位也跟著受益。

對身為外邦的游牧民族而言,和親最重要的並不是人,而是自己的勢力,和親意味著中原王朝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,必要時刻也能藉助中原力量剷除異己,站穩草原霸主的地位。

至於清朝之所以嫁的都是帝王之女,不是皇帝不心疼女兒,而是和親目的與前朝不同,由於當時蒙古草原上的部落都歸順了清朝,隨著大清政權趨於穩定,清朝皇帝為了能更好地控制蒙古部落,決定採用滿蒙聯姻的方式,迎娶蒙古貴族女子進宮,並將大清公主嫁給蒙古王爺,因此若是派假公主和親,勢必影響兩族之間的情誼。再者,蒙古王爺在京城都有置產,所以公主們並不算遠嫁,還能讓蒙古王爺為朝廷辦事。

Written by sam